1 总 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紫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建设项目
1.1.2 建设性质:新建
1.1.3 建设工期:19个月
1.1.4 建设地点:紫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校园内,位于紫阳县城关镇新桃村。
1.1.5 主管单位:紫阳县教育体育局
1.1.6 紫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概况:
紫阳县职业教育中心1982年建于紫阳县蒿坪镇,其前身是紫阳县农业职业中学,1993年改名为紫阳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09年学校更名为紫阳县职业教育中心。2011年8月整体迁至紫阳县城关镇。
紫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新校区位于城关镇新桃村,距离县城4公里。前临瀛湖,后依巴山,东接310省道和包茂高速紫阳高客站,西邻瓦房古镇和茶山民俗风景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新校区占地75亩,建筑面积22000余平米。现有专、兼职教职员工60余人,在校长班学生800多名,短期培训1200人左右。学校主要开设有信息技术类、应用电子类、机电类和具有紫阳县域经济特色的茶叶茶艺等专业。2012年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电子信息实训基地、茶叶骨干专业实训基地和紫阳富硒食品质量检测中心。拥有26个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的专业配套实训室。另外有1个30亩的茶叶基地,5个企业实训基地。学校成为陕西省农服务示范校、市级职教先进集体和市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在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
紫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的办学宗旨,广泛开展“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努力探索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新途径,基本形成“长短(班)结合,招生、办学、就业一条龙服务”的办学模式。自1982年建校以来,院校已向当地和发达地区企业输送了4000余名中等技术型人才和自主创业人才,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目 录
1 总 论 1
1.1 项目概况 1
1.2 编制依据 2
1.3 研究范围 2
1.4 项目提出的理由 3
1.5 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 3
1.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
1.7 结论与建议 3
2 项目投资环境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2.1 紫阳县概况 5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8
3 建设规模及建设条件 9
3.1 项目建设规模确定 9
3.2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9
4 工程建设方案 12
4.1 项目区总体规划 12
4.2 建筑物单体设计方案 12
4.3 建筑物主要功能布置、开设专业及设备 17
4.4 结构设计 20
4.5 给排水设计方案 22
4.6 暖通设计方案 24
4.7 电气设计 25
4.8 自然通风和采光 29
4.9 隔声 30
5 环境影响评价 31
5.1 设计依据 31
5.2 评价应坚持的原则 31
5.3 建设期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31
5.4 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33
5.5 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措施 34
5.6 环境影响评价 35
6 节能方案 37
6.1 节能依据 37
6.2 建筑节能 37
6.3 给排水节能 38
6.4 电气节能 39
6.5 能耗分析 40
6.6 节能建议 40
7 安全与消防 42
7.1 安全措施 42
7.2 消防 43
8 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 44
8.1 施工组织机构 44
8.2 项目建设管理机构职责 44
8.3 人力资源配置 45
8.4 工程建设管理措施 45
9 项目实施进度 47
9.1 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 47
9.2 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 47
9.3 技术档案管理 48
9.4 建设工期 48
10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9
10.1 投资估算依据 49
10.2 投资估算 50
10.3 资金筹措 51
11 招标投标管理 52
11.1 编制依据 52
11.2 招标原则 52
11.3 招标范围 53
11.4 招投标程序 53
12 结论和建议 58
12.1 结论 58
12.2 建议 58